【资料学习】以高质量审核评估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发布人:王辰  发布时间:2023-07-19   浏览次数:10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解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近日,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对“十四五”新发展阶段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作出整体部署和制度安排。这是继2014—2018年审核评估总体完成后,教育部在教育强国战略背景下启动实施的新一轮审核评估,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进一步推进教育督导改革推出的硬招实招。

新一轮审核评估,招数“硬”在哪里,“实”在何处?它将对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和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产生哪些深远影响?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对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作出重要指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教育论述为高等教育评估改革,特别是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

教育部教育督导局负责人表示,《方案》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对接新时代教育评价、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要求,在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引导督促高校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本科人才培养规律,聚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方案》始终把“五个坚持”作为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落实教育“四个服务”和新时代本科教育要求;坚持破除“五唯”顽瘴痼疾,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引导高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坚持构建大学质量文化,引导高校建立健全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工作目标上,《方案》强调把“一根本、两突出、三强化、五个度”作为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共同愿景和价值追求。“一根本”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两突出”即突出“以本为本”,确保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突出“四个回归”,落实“三个不合格”“八个首先”有关要求,引导高校“五育”并举倾心培养时代新人。“三强化”即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推动人才培养范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五个度”即注重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师资和条件的保障度、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和学校办学导向,发挥着评价指挥棒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说,“《方案》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以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改革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作为核心要素,这对于推进立德树人机制建设,确保立德树人的统领地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意义深远。”

教育部教育督导局负责人表示,《方案》的出台,对于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全面落实中央教育评价改革任务。2020年,中央出台《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改进本科教育教学评估,推进高校分类评价”“加强和改进教育评估监测”。立足时代、面向未来,统筹谋划新一轮审核评估,对落实中央教育评价改革要求,引导高校坚定正确办学方向、抓实人才培养质量“最后一公里”具有重要作用。二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高等教育评估是《高等教育法》法定任务,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评估对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保证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审核评估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研制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构建中国特色、符合时代需要的审核评估制度,建立健全校内校外协同联动的诊断改进机制,是加快实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制度化、长效化的紧迫任务。三是切实改进本科教育教学评估工作。上轮审核评估在引导高校“强内涵、促特色”方面作用明显,评估理念标准已在战线形成广泛共识,成为高等教育评估的品牌,并在国际上产生积极影响。但还存在评估推动高校建立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力度不够、评估分类不明确、评估结果刚性不强、评估整改乏力等不足,迫切需要在传承经验的基础上,对审核评估工作进行改革创新。

紧扣短板回应热点难点问题

 “新一轮审核评估紧扣上轮评估存在的短板及新时代本科教育要求进行优化改进,回应政府关切、社会关注、高校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教育部教育督导局负责人表示。

新一轮审核评估有五个突出特点:一是立德树人导向更加鲜明。针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软、弱、碎”,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还没有完全贯通到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的问题,《方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立德树人指导思想,把立德树人融入评估全过程、全方位,强化立德树人基础、指标和制度建设,真正让立德树人落地生根。二是坚决破除“五唯”顽疾。《方案》全面加强办学方向、育人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审核,引导教师潜心教书、安心育人。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注重“帽子”教师对本科人才培养的贡献,强化多元主体评价,从不同角度了解在校生学习体验和学校人才培养情况。三是积极探索分类评价。针对上一轮审核评估在坚持“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方面存在国家尺子过粗、高校自设尺子不清晰的问题,新一轮审核评估采取柔性分类方法,按类型把尺子做细,提供两类四种“评估套餐”,引导一批高校定位于世界一流,推动一批高校定位于培养学术型人才,促进一批高校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四是大幅减轻评估负担。针对上一轮审核评估存在审核指标多、环节多、时间长的问题,《方案》坚持减轻评估负担,增强评估效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行线上线下评估“一体化”,精简入校评估专家人数、天数、环节,采信已通过教育部认证(评估)并在有效期内的专业(课程),让评估负担“减下来”。五是突出评估结果使用。把上轮评估整改情况作为申请受理门槛条件,列出问题清单,咬住清单一究到底。建立“回头看”随机督导复查机制,对整改期内突破办学规范和办学条件底线的高校,采取约谈负责人等问责措施,切实让评估整改“硬起来”。

靳诺认为,《方案》的新特点,体现了把改革教师的评价作为关键,引导广大教师认真践行教书育人使命的导向。“高校要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最根本的是要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队伍。”靳诺说,“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第一标准,突出教书育人实绩,改进教师综合评价。坚决克服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教师职前培养和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破除‘五唯’顽瘴痼疾,探索构建科学、多元的人才评价制度,注重凭实绩、能力和贡献评价教师,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

国家督学、北京交通大学校长王稼琼指出,新一轮审核评估非常注重取得实效,立足指导高校切实做好评估整改工作、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切实解决“评估最后一公里”问题,把督导评估“长牙齿”落实到位。

 “通过向战线通报审核评估结果、督导复查结果,保持审核评估工作对高校的威慑力,可以让高校紧抓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不放松,真正把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和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到实处。而通过对突破办学规范、办学条件底线和评估整改落实不力、关键办学指标评估后下滑的高校负责人进行约谈问责,将倒逼高校主要负责人必须率领领导班子成员和全校教职员工把人才培养作为一切工作的初心和使命,尽职守本,为党和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王稼琼说。

探索分类评价,引导高校特色发展内涵发展

长期以来,高校分类评价是世界各国教育评估、教育管理的难点。我国高校数量众多,在目标定位、国家和地方需求、发展阶段等方面都存在不小差异。如何更好地发挥评估作用,通过分类评价推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高校有特色、高质量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和评估机构一直在努力探索。

 “为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教育部从新一轮审核评估实施方案研制之日起,就将探索分类评价作为核心任务之一,成立高水平专家组进行集体攻关,探索建立高等教育分类评价体系。”国家督学、大连理工大学原副校长李志义介绍说,《方案》实行评估分类,是我国高等教育评估领域探索分类评价的肇始之笔,是新一轮审核评估的突出亮点之一。

根据高等教育整体布局结构和高校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发展实际,新一轮审核评估分为两大类。其中,第一类审核评估针对具有世界一流办学目标、一流师资队伍和育人平台,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普通本科高校,将重点考察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所必备的质量保障能力及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举措与成效。第二类审核评估针对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历史不同,又具体分为三种:一是适用于已参加过上轮审核评估,重点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二是适用于已参加过上轮审核评估,重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三是适用于已通过合格评估5年以上,首次参加审核评估、本科办学历史较短的地方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第二类审核评估将重点考察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资源条件、培养过程、学生发展、教学成效等。

对应到本轮审核评估的指标体系,第一类高校评估方案侧重于评价教育教学质量保障能力和水平,设有党的领导、质量保障能力、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等4个一级指标,以及相应的12个二级指标和37个审核重点。第二类高校评估方案侧重于评价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设有办学方向与本科地位、培养过程、教学资源与利用、教师队伍、学生发展、质量保障、教学成效等7个一级指标,以及相应的27个二级指标和78个审核重点。

 “高校可根据大学章程和发展规划,综合考虑各自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等,自主选择不同类型的常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进一步找准所处的坐标和发展方向。”教育部教育督导局负责人表示,《方案》采取柔性分类方法,提供导向鲜明的两类四种“评估套餐”由高校自主选择,引导一批高校定位于世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所必备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能力,示范引领全国;推动一批高校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注重科研反哺教学、服务国家和地方战略;促进一批高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彰显地方特色。

李志义指出,新一轮审核评估全面适应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需求,对接一流大学建设、应用型高校改革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重大战略部署。依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首次提出两类四种评估方案,供高校自主选择。通过模块化设计定性指标,首次设置统一必选项、类型必选项、特色可选项、首评限选项,由高校根据要求和办学实际自主选择。增加定量指标,设置必选项和可选项,必选项对标国家底线要求,可选项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和水平。这些举措,充分尊重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和阶段性发展特点,有利于引导和激励高校合理定位、各展所长、特色发展,力求有效遏制“千校一面”。

国家督学、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陕西省教育厅厅长刘建林表示,新一轮评估,高质量成为总基调,分类评估成为新路径,以评促强成为主旋律,建立健全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成为总目标。

 “此次教育部以审核评估为切入点,从人才培养这一高校核心任务出发,创造性地采取柔性分类方式探索分类评价,有理有据,每所高校都能够直观、准确地选准自己的评估类型方案,这是我们探索建立高等教育分类评价制度的一次成功创举,对于真正引导高校实现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李志义说。

以审核评估为契机,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究竟如何?是否达到了自身设定的目标和国家、社会的期盼?这是所有高校都理应回答的问题,是不可回避的义务。”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认为,定期在内部评估的基础上接受外部评估,一方面可以回应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关切,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学校盘点自身成绩和不足、深入反思以利继续前行的契机。“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绝非空话,审核评估工作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推动,是可以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的。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龚旗煌介绍说,2016年接受教育部第一轮审核评估以来,北京大学扎实整改、以评促建,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展望新一轮审核评估,他表示,北京大学将继续当好“排头兵”,积极参与、落实教育评价改革,用好审核评估问诊把脉、推动深化改革的重要作用,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谈及如何以新一轮审核评估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教育部教育督导局负责人指出,新一轮审核评估把有效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作为主线不动摇,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前瞻性、协同性综合改革,形成全局性改革成果。具体要做好以下三点:

一是坚持以评估思想理念引导改革。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全面对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国际先进理念,将其作为引领整个评估工作的核心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刻苦学习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强调教育产出质量,以质量保障机制和能力为评估重点,促进学校及时发现问题并持续改进。

二是坚持以评估要点指标推动改革。坚持对标新时代本科教育质量要求,加强对思政教育、本科地位、学生发展、卓越教学、双创教育等方面的审核,衔接“双一流”建设监测指标,引领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创新,让教学改革“动起来”,推进高校在体制机制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等重点领域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三是坚持以评估政策资源支持改革。增设审核评估问题清单,特别针对全面排查出的本科教育教学薄弱环节及主要问题,采取“台账销号”方式一抓到底。实行限期整改,落实督查督办和问责制度,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对高校整改情况和关键办学指标进行督导复查,持续追踪整改进展。开展本科教育教学示范案例收集和推广,帮助其他高校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

 “新一轮评估的指标体系突出本科教育教学的一系列关键点,始终把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作为主线不动摇。我们将在评建过程中,全面了解评估指标内涵,对照各项评估指标梳理前期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检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一步筑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夯实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核心地位,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铸就新的价值坐标,实现新的作为,继续为全国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发挥应有的作用。”彭刚说。

选取不同类型高校开展评估试点后逐步推开

本轮审核评估时间为2021—2025年,主要包括评估申请、学校自评、专家评审、反馈结论、限期整改、督导复查等评估程序。下一步,教育部督导局将印发配套文件,部署做好新一轮审核评估,确保不跑偏、不走样,主要采取以下四方面措施:

一是统筹规划,达成共识。部署学校做好评估申请,合理选择评估类型、切实落实以评促建。教育行政部门将综合考虑高校章程规定、事业发展需要、上一轮评估时间和整改效果,以及评估机构年度评估能力等因素,制定审核评估规划。发挥宣传工作在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文化支撑等方面的作用,通过标准解读、专家培训等多角度全方位权威解析,把新一轮审核评估的重大意义“传到位”、精髓要义“说清楚”、任务要求“讲明白”,让战线深入理解、准确把握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内涵要求。

二是试点先行,示范引领。打造新一轮审核评估示范“样板间”,委托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开展全国统一试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选取1—2所高校委托评估中心指导开展第二类审核评估试点,为全面推开本地区审核评估工作做好示范,优化新一轮审核评估操作流程,为新一轮审核评估正式推开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部省协同,组织保障。积极构建“管办评”分离、多方参与的评估模式。在国家统一评估体系下,建立全国统一、开放共享的专家库,健全科学有效的部省两级协同管理机制,保证全国各地评估工作节奏和工作质量。

四是培训专家,保证质量。建设全国统一共享的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库,团结、凝聚、培养一支“爱评估、懂评估、敬评估”的高水平评估专家队伍。分层分类开展专家培训,提升专家队伍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建立专家进退动态调整机制,把政治过硬、业务能力强的优秀专家甄选出来、任能使用,及时淘汰站位不准、违反纪律、能力不足、专业性不强的专家。

 “部省两级要上下联动、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助推新一轮审核评估高质量完成,以高质量审核评估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刘建林建议,要建立评估工作部省沟通机制,实现评估指标部省有机融合,做好评估规划部省无缝衔接,做到评估整改部省共同发力。

刘建林表示,评估实行部省协同、两级管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教育部评估中心抽样试点推进中,积极谋划本省试点试行工作。在教育部的系统指导下,部省省际加强沟通协调反馈,确保交流渠道畅通。各省教育行政部门超前谋划,系统设计,建好队伍,稳妥推进,严格把好质量关,审核评估一定能取得良好成效,为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创造中国经验。

 “教育部将根据新一轮审核评估对象的数量、结构及分布,统筹制定配套政策和总体规划,选取不同类型高校开展评估试点后逐步推开,为‘十四五’高质量完成审核评估奠定基础。”教育部教育督导局负责人说。(本报记者 高众 高毅哲)



 
Baidu
sogou